现在的100万元,10年后究竟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20年后呢?通过以下的科学计算,或许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基于1980年以来的数据预测
1980年到今天,34年时间里,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为22.45%,中国真实的年通货膨胀率约在11.9%——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计算,我们大致可以算出两种模式下现在的100万元,10年后和20年后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现在的100万,如果不投资,10年后相当于多少钱?
2、基于1997年以来的数据预测
实际上,自从朱镕基总理上台之后,中国中央银行开始与国际接轨,中央政府不能随便向中央银行伸手了(但可以通过财政部来发行国债),极大程度上杜绝了货币供应以超过20%的速度猛印的时代。
整体而言,无论是真实通货膨胀率还是货币发行速度,都已经大大降低。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计算出来1997年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6.9%,中国真实的年通货膨胀率约在7.3%。基于这一数据,我们再次可以预测现在的100万元,10年后和20年后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客观说,这一数据仍显偏高——如果我们的货币政策未来一直按照这种方式来持续,很有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剧烈的贬值。
3、基于2012年年底以来的数据预测
2012年底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上任以来,经济上不再强调货币刺激,而是希望通过市场结构改革来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计算出来2012年底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3.9%,中国真实的年通货膨胀率约在6.3%。我们不妨用这22个月的数据,来预测一下,现在的100万元,10年后和20年后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当年的万元户那是富豪啊,现在有5万元,40万元能算富豪吗?现在的100万,估计到那时会以亿计了。
4、基于更稳健和谨慎的货币政策
我们在这里采集了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和美联储几十年来的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的相关数据(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在5-8%,经济增长率约在 2-4%,真实通货膨胀率3%左右),然后与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对比——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仍然是远远高于他们。
如果我们采用更稳健和谨慎的货币政策,至少未来10年我们的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应该降低到10-12%左右,而经济增长维持在6-7%的水平,真实通胀率维持在5%这种略高于西方国家过去30年的水平即可。
5、各种意外
总结下来,是想告诉大家,如果在政治基本保持稳定、经济相对平稳过渡的情况下:
如果按照购买能力计算,现在的100万元,在10年之后的真实购买力可能相当于今天的32万元到62万元之间;在20年后的真实购买力,可能相当于今天的11万元到45万元之间。
如果按照占货币发行量的比例计算,现在的100万元,在10年之后的财富比例可能相当于今天的13万元到35万元之间;20年后的财富比例可能相当于今天的2万元到19万元之间。
这是基于“政治基本保持稳定、经济相对平稳过渡”这个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了这个前提条件,这些数据都没有太大意义。正如1991年的俄罗斯卢布贬值一样,你现在的100万元很有可能会突然间一文不值。
6、中国进入负利率时代了吗?
正如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说法:中国的CPI将近2%,一年期存款利率1.5%,中国已经负利率了。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为了应对世界经济的大萧条,于是开启一轮连着一轮的量化宽松大潮,一方面疯狂的通过印钞来刺激经济,给经济放水,另一方面把利率一降再降。
紧跟着美联储之后,欧元区(2014年6月)、日本(2016年2月)、瑞士(2015年1月)、瑞典(2015年2月)、丹麦(2012年7月)等五个国家都带头实现的负利率操作。
而在英国脱欧之后,8月4日,英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紧接着澳大利亚也开始跟着降息,可以说低利率、负利率已经成为了世界货币的主流。
相对而言中国还是显得较为谨慎,降息降准的两把大刀都还没有频繁的使用,但是和我们的CPI也就是居民消费品物价指数相比,我们已经生活在负利率的时代了,这个时候把钱存银行可能是处于每天都在亏损的状态。
7、负利率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最显著的影响是:存钱等于赔钱!
33年前的400元存银行,到现在,连本带息连200斤大米都买不到;能买蔬菜上万斤,可存银行到现在,连本带息想买几百斤蔬菜都困难;33年前的400元,相当一个家庭的一年全部生活费用支出,可存银行到现在,33年的利息恐怕还不够支付一条硬中华……
这告诉我们:把钱存银行是“亏本”的理财方式,收益却少得可怜。货币面值所代表的购买力并不稳定,需要通过当时所能购买商品的价值来衡量。如果资金不能通过投资等方式获得持续且较大的收益,那就意味着财产在不知不觉地流失!
8、该如何应对人民币贬值?
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是一个明显的过程,所以如何规划自己的财富显得特别重要。在这样的状态下,该如何避免钱变成纸,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答案,只能趋势性的给予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有房一族可以稍微放宽心了
有了房子并且背负着房贷,建议是千万不要提前还贷,因为负利率意味着你的贷款是处于实质性不断减少的状态,因此,对于有贷款一族而言,通过贷款可以有效的对冲部分负利率冲击。
避险资产的部分选择
除了贷款以外,还有一种保值增值的有效手段就是寻找避险资产,对于一般的家庭而言,相对稳定的避险资产是黄金和美元,鉴于未来人民币贬值的概率比较高。因此,这个时候对黄金或者美元资产进行一定的持有是保值增值的有效方式之一。
多投资自己
面对着负利率时代的来临,在保证日常开支,保证未来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准备金储备的前提下,通过消费改善生活也许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很多人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钱花出去了才是自己的东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省钱一定会越来越穷,大额支出如果是买房,买车可以贷款的话,贷款远比攒钱合适。
此外,真正跑的过通货膨胀又能保证资产安全的产品或许只有香港保险。比如某些储蓄分红型保险理财产品,具有零风险、高收益、还有保障功能,香港某款保险产品历史年收益率为6.8%左右,在三次金融危机时,收益率也保证接近6%左右。同时,在香港购买美元保单,相当于做美元资产的配置,让鸡蛋在不同的篮子里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