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德国的大学每学期的期末考对德国人和外国学生来说,都是场噩梦。平时再贪玩的同学,考试周来临时也得好好坐回座位上复习准备考试。
除了知识点多,考试的重点还经常捉摸不定,最可恨的就是,考试时发现教授没讲过的内容也可能作为考题出现在期末考卷中。小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期末考前最后一节课,教授告诉大家他要划考试重点了——这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同学们欢呼雀跃,感觉幸运女神终于眷顾自己一次了。然而教授划了整整半个小时的重点,一共划了三百多页PPT。
此外,德语又是对中国学生来说又是外语,在审题和表达方面和德国人始终有差距,虽然答题中对语法、词汇的准确性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想要取得一个好成绩也是极其不容易。
而且德国大学中每门考试都限定最多可以补考两至三次,所以,如果多次补考后仍未能考过,全德国这个专业便关上了大门,学生只能选择其他专业攻读了。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德国学生都没法完成学业,很多专业(如数学、信息学等)的淘汰率都超过了50%。也就是说这学期跟你一起上课一起做作业的同学们,很可能下学期就回家种田了。
五、租房子不容易
来德国读书后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外租房子住,起居生活都得自己打理之类的不说,还得搞定牵网络、交义务电视费或者等种种烦琐事宜,要是不幸遇到难缠的房东更得绞尽脑汁地应付。
在房源紧张的一些城市,赶上开学季更是一房难求。不仅房子贵,而且住得还远。许多学生不得不住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每天光花在路上就得大把时间。要是真的住到了交通还不太方便的地方,每天霸占微信运动排行榜就指日可待了。
六、食物不合胃口
德国向来不是一个以美食出名的国家,德国人的做菜理念也和咱中国的胃大相径庭。虽然每个学校都设有食堂,然而大部分食堂只有中午营业,而且菜品的种类几乎不会改变,不外乎是香肠、煎猪排等德国人的主食,再加上薯条和沙拉,便拼凑成一顿午饭。
这样的午餐多吃几天便会怀疑人生。在德国下馆子比国内贵,学生们大部分都自己掂起了锅,一步一步磨练成了“大厨”。但都说人们思乡从胃开始,在国外留学最遭罪的就是胃了。